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樊海濤)記者日前從全市發改條線安全生產工作總結會議上了解到,去年以來,徐州市發改系統落實國家及省、市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全面加強油氣管道和電力行業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夯實了安全生產根基,有力遏制了各類事故發生。
為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市發改委成立了安全生產委員會,在能源處加掛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處牌子,加強對安全生產的領導。與相關部門溝通聯動,進一步厘清油氣管道保護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保護職責,督促企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內容。
“為解決人員和技術力量不足的短板,我們采取服務外包的形式,聘用第三方專業公司參與油氣輸送管道保護和電力安全生產工作。”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志偉說,該委成立的涵蓋輸電、變電、工程建設等13個領域的柔性專家團隊,有力支撐了油氣管道和電力領域安全監管水平。
在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中,該委制訂了整治方案、檢查計劃,多次召開宣講會議,形成企業、地方和市級三級聯動執法體系,健全完善了隱患整改機制。截至目前,開展安全生產檢查70次,檢查企業105家次,發現隱患387處,下發督辦通知64份。現已完成整改370處,尚未整改的風險隱患也均按照責任、措施、時限、資金、預案“五落實”的要求予以明確。在行動中,不斷豐富執法檢查形式,緊盯重點環節,先后開展多項專題檢查,進一步深化了專項整治效果。
“保障安全生產,落實機制、加強管理,夯實行業安全基礎管理措施是關鍵。”陳志偉介紹,去年初油氣管道企業對高后果區重新識別認定,落實三級巡線預防機制,在高后果區全部設立GPS抽查樁,及時動態掌握高后果區管理情況。同時按照“一區一案”的要求,對所有的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區全部建立檔案,做到底數清數據實。各電力企業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強化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管控,液氨罐區改造工作不斷推進。另外,認真制訂落實保電方案,突出保障重點,全市實現發電機組“零非停”、網絡與信息安全“零事件”。
為提高突出問題處置能力,市發改委根據全市機構改革后部分單位職能及隸屬體制的變化情況,修訂了相關行業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其應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導和依據。各領域企業認真落實應急工作制度,不斷加大應急保障,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各油氣輸送管道企業開展應急演練63次,徐州市供電公司及相關電力企業也多次舉行了有序供電、消防、反事故等演習,提升了應急處突能力。此外,針對第三方施工、違法占壓等重點問題,該委不斷完善預警機制和協調機制,加強項目建設前期審批溝通,對于即將形成的隱患,通過召開會議、發函督辦等形式,妥善解決了賈汪區五環路穿跨越魯皖成品油輸油管道施工、雎寧縣穿跨越魯寧原油管道施工手續不全、爆破影響電力設施等問題,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