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120天,完成400畝土地政策處理,遷改131處“三電”及其他管線。這一組數據背后,彰顯的是沈海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寧海段“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的速度和力度。
“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是沈海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電力、電信、電視管線家產權單位,涉及沿線個區域。可謂是點多、面廣、任務重。
重壓之下,縣沈海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建設指揮部(以下簡稱縣高指)牽頭沿線鄉鎮街道、管線產權單位,成立“三電”及管線遷改聯合指揮部,充分發揮統籌協調指揮效能,明確責任分工,理順遷改程序和模式,夜以繼日、攻堅克難、搶抓進度,高效完成遷改任務,為沈海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順利施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據悉,自2024年9月份全面進場以來,該項目已全面完成131處遷改點的綜合管線基礎工程,正在陸續進入割接作業。
這項工作得以快速推進,離不開縣高指的早謀劃,早部署。“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就著手調查研究工作,全力摸細摸透紅線范圍內管線現狀和各產權單位。”縣高指副總指揮胡敏平在采訪中告訴記者,縣高指從主要領導到工作人員櫛風沐雨、披星戴月,走遍了沿線的每一個點位。經過多輪現場踏勘摸底和細致的前期排摸,精準統計出400余畝遷改用地的權屬,以及遷改的管線長度和涉及的權屬單位。
縣高指成立聯合指揮體系,充分發揮統籌協調指揮效能,明確遷改范圍、工作原則和目標要求,理順遷改程序和遷改模式。對共性問題,多次召集鎮街、管線產權單位、項目建設指揮部、各標段項目部和相關設計單位參加專題協調會。對于個性問題,領導帶隊深入一線,現場辦公解決。
后續工作又細化優化遷改方案,明確用地范圍,通過集中攻堅,快速完成“三電”及管線遷改政策處理工作,在縣交通局、縣資規局等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同步開展涉路審批和林地報批等工作,確保“三電”及管線遷改順利進場,并通過掛圖作戰,以日亮曬、周通報、月對賬的形式督導各鎮街和相關單位,切實推進“三電”及管線遷改政策處理和工程進度。
一管線遷改權屬單位施工負責人深有感觸:“做了這么多年的項目,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指揮部。只要我們施工碰到了問題,他們馬上來協調,幫我們解決相關問題。還主動倒排計劃,將工程的進度安排得明明白白。”
正是源于縣高指立足于早,基于前期謀劃的廣度和深度,G15寧海段“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才跑出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原本一年的計劃,竟提前8個月就完成。
“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落到實處,離不開沿線個鎮街干部的付出和努力。他們走村入戶、走街串巷,最大耐心向征遷群眾講政策,并全心全意做好征遷服務工作,努力讓群眾安心、省心。
西店鎮是本次“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任務最重的鎮街之一,涉及13個行政村104畝土地征收,占到總征收面積的25%以上。“在管線遷改工作中,鳧溪大橋和前金高架兩個區域,由于老百姓對征遷土地的面積有疑問,導致工作遇到了阻礙。”“三電”及管線遷改聯合指揮部西店專班負責人王繼軍告訴記者,為了攻堅破難,西店專班特意返聘了5位城建辦退休的老干部。這幾位老干部深耕西店基層一線多年,在政策處理和村民溝通上經驗豐富。在老將帶領下,西店專班工作人員準確核實土地面積后,日夜走村入戶進行答疑解惑,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成了西店段的征遷工作。
在“三電”及管線遷改梅林段工作中,梅林專班工作人員戴建偉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涉及楊梅嶺山、梅北磚廠(寧海縣預制廠)和鳧溪香魚養殖場區域。“楊梅嶺山附近遷改的管線個村集體的土地。當時要求我們3天內完成該區域的征遷,時間非常緊張。”戴建偉表示,為了完成任務,梅林專班工作人員兵分四路,冒雨穿越山林,爬坡踏勘丈量,一邊弄清土地權屬,一邊連夜入戶做工作,對村民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僅2天時間就完成了該征遷工作。
桑洲鎮是G15沈海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寧海段“三電”及管線遷改情況較為復雜的鄉鎮,“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涉及桑洲麻岙段政策處理難度頗大。”桑洲專班工作人員竹沈挺告訴記者,涉及的征地地形復雜多變、地塊面積小而戶數多,且大部分為外出人員,增加了協調溝通的難度;征地涉及村莊進出道路,還要調整公交車線路,難免影響老百姓的日常出行。
為了順利推進征遷工作,縣高指牽頭桑洲鎮、管線產權單位、工程施工單位組成聯合工作專班駐點辦公,桑洲專班更是抽調精兵強將夜以繼日連軸轉,一塊骨頭一塊骨頭啃,一個碉堡一個碉堡攻,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勝,在不到半個月時間內,就攻克了所有難關。事后管線產權單位和施工單位連連對桑洲專班豎起大拇指,“本來以為桑洲段‘三電’及管線排管鋪設最起碼要到今年3、4月份才能完成,做夢也想不到去年年底就能完成。”
可以說,在“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中,沿線的屬地鎮街動遷人員把征遷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主動靠前,始終為群眾著想,展現了新的擔當和作為。
縣高指征收拆遷二部是G15寧海段“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的職能部門。該部門全體同志立足“實”字和“苦”字,發揚“開路先鋒”作風,掛圖作戰、現場督戰,全力攻克遷改難關。
談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鄔竺成感觸良多。“一開始的最大困難就是土地政策處理問題。遷改工程全線畝,而且這些土地呈線性分布,涉及村多、農戶多,情況復雜,處理難度大。”鄔竺成告訴記者,為了破解用地難題,征遷二部聯合鎮、街工作人員走村入戶,宣講政策,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同時爭取最大政策支持,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施工難是他們遇到的第二個難題。如何保證管線遷改和高速公路建設施工不沖突,如何保證原有管線運營與管線遷改施工不沖突,成為征收拆遷二部全體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縣高指領導的組織協調下,他們一方面統籌調配施工力量,科學有序安排管線的遷改時間。另一方面在重要施工節點,聯系安排專人蹲點。如在黃壇保通路建設中,密密麻麻的軍用光纜橫向貫穿城逐線,縣高指聯系有關單位指定專人現場保護光纜,全力配合高速公路建設施工。
鄔竺成還告訴記者,“三電”及管線遷改涉及的村較多,群眾不理解、不配合施工也是他們需要攻克的另一個難題。桑洲段征遷中,管線遷改需要開挖村中主干道。施工的噪音、震動和帶來的出行不便,引起了村民的反響。為此工作人員積極安撫村民情緒,同時調整施工方案,盡可能減少對村民的影響。
正是這一項項有“速度”、有“溫度”的舉措,確保了該項工作有序、高效完成。
“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的順利推進,更離不開13家管線所屬單位的積極配合和通力合作。
在各個建設現場,國家電網、水務集團、9家通信單位(軍用、國動、纜信、傳輸局,電信、移動、聯通、廣電、鐵塔公司)的建設者們搶時間、趕進度、強保障,全力推進項目的建設進度。
在西店鎮的高速改擴建工程二標段,寧海廣電網絡有限公司的幾名工人正在深溝內鋪設管道。“我們負責遷改的管線公里,正常的線個月的施工期,由于時間緊,要求我們在3個半月內完成任務。”現場施工管理員葛吉暉告訴記者,為了盡快完成該工作,他們將施工班組增加到3個,工人增加到20余人,挖掘機也增加到4臺,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夜以繼日,加班加點,爭取早日完成任務。
供電管線和供水管道的遷改施工,關乎民生的用水用電,施工難度更大。為了盡量減少對群眾生活生產的影響,水務和供電單位的工人們經常是披星戴月趕工期。
在西店鎮詩房村標段,縣水務集團寧北分公司的工人正在砌閥門井。“我們施工的水務管道有7-8公里,目前已經全部完成臨時應急措施,確保G15主線無障礙施工。為了抓進度,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我們科學配置施工人員,加強施工力量。在連接管道時,為了不對周邊居民和企業用水造成太大的影響,采取了鋪設臨時管道的方法,并將連接施工的時間改到下半夜。”寧北分公司經理嚴威表示,這樣既能加快施工進度,又不影響村民和企業的用水,自己辛苦點也算不了什么!
在岔路鎮老鎮政府旁邊,國網寧海供電公司的幾名工人正忙著給一家企業遷移變壓器。這家企業原來安裝的變壓器桿線,處于高速改擴建工程的規劃紅線內。國網寧海供電公司麻偉杰表示,自該項管線遷改工作開始以來,供電公司組織人員對沿線進行了多次實地踏勘,不斷優化停電施工方案,并組織精干施工力量。“能帶電施工的,就帶電施工,確實沒有條件的,就搶占停電窗口期進行施工,確保將對周邊村民和企業的用電影響降到最低。”麻偉杰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完成麻岙嶺隧道、黃壇保通路、楊梅嶺水庫等重要節點的施工。
眾力并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在沈海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寧海段“三電”及管線遷改工作現場,各產權單位協同聯動,克服線路遷改時間緊、任務重、作業點多、涉及面廣等困難,為遷改工作的順利推進譜出了最動人的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