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官方發布了一條好消息,中俄東線的天然氣管道,已經全線完工,進入投產前的最后準備階段。這意味著,中國又一條能源大動脈,在經過了多年建設后,終于要落地了。
而在我看來,這同時,也給待價而沽的蒙古國,敲響了警鐘,蒙古國該醒一醒了。
按順序,我們先來說下,這條重要的能源管道。中俄東線年就開始施工了,一共分為了3個階段來建設,橫跨了我國9個省區市,從黑龍江黑河,一直自北向南,途經河北、山東、江蘇,最后抵達上海。
整個管道,在中國境內,全段總長5000多公里,一年可以向東北三省、京津冀,以及長三角地區,穩定提供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覆蓋了周邊4億多人的,天然氣需求。
這個規模有多大,大家可能沒什么概念,但官方貼心地舉了個例子,整個管道的建設,一共花費的鋼鐵總量,可以蓋280座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這么一說,大家在腦海中,是不是有了具象化的體現?
可以說,中俄東線這條管道,是繼中亞管道、中緬管道,向中國供氣的,第三條跨境天然氣長輸管道。也是我國,四大能源戰略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那說完了這些,我們就得聊聊蒙古國了。相比于建設9年,終于完工的東線能源管道,另外一條早在計劃之內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至今仍然沒有開始動工。而這其中的原因,有中俄之間的分歧,也有蒙古國的得寸進尺。
因此,對于,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完工,蒙古國應該意識到一個問題,蒙古國并不是,中俄能源合作上的,“唯一選擇”。所以,蒙古國也沒有待價而沽、左右逢源,拉高籌碼跟中國談判的資本。
在“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上,蒙古國不出一分力,卻想拿很多的過路費,而且態度還非常地強硬,以為憑借自己的“第三鄰國”戰略,以及頻繁跟美國的眉來眼去,就能在中國這邊,把統戰價值發揮到極致,狠狠敲中國一筆。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條從俄羅斯直通上海的,中俄東線能源管道,已經徹底改變了,中俄原有的能源合作格局。隨著俄羅斯對中國,天然氣供應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西伯利亞2號”管道的建設,也就沒有之前那么迫切了。
而且,中俄之間的能源管道,就一定要選擇過境蒙古國么,并不是,其實之前就有專家學者提出,“西伯利亞力量2號”完全可以選擇,從哈薩克斯坦過境,從新疆進入中國,直接繞開蒙古國。
因此,如果蒙古國還在猶猶豫豫,打其他主意,只會錯失,成為中俄能源樞紐的,這一重要發展機遇。而一旦錯過了,蒙古國就很難再有起色了。總不可能,蒙古國要指望,遠隔千里之外的美國,越過中俄2大國家,來幫助自己發展吧。這怎么想,都不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存款利率高達3.5%!個人養老金“搶戶大戰”再打響,“開戶熱、繳費冷”難題何解?
用稀缺影像,用檔案文獻,佐證真實的史學。弘揚向上,傳播正能量,筑民族文化!傳承正史給后人!
余承東抖音直播首秀:近1300萬人圍觀,尊界S800售價或于明年2月公布
《編碼物候》展覽開幕 北京時代美術館以科學藝術解讀數字與生物交織的宇宙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