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作人員在張北縣油簍溝鎮興隆村對太陽能跨季節儲熱供暖系統進行設備巡檢。吳孟忱攝
11月27日15時,油簍溝鎮興隆村,室外溫度低至零下10攝氏度。頂著呼嘯的西北風,記者走進村民劉富花家中,暖意撲面而來。
“從去年冬天開始我家就不再燒煤取暖了,過冬全靠那個‘機子’,溫度自己隨意調。”劉富花舉起遙控器按了幾下,順著她的手看過去,只見墻上安裝著一個和空調室內機類似的機器,出風口吹出陣陣暖風,面板上顯示著設置的溫度。
“這個機子是太陽能跨季節儲熱供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興隆村黨支部書記秦曉飛介紹,這個系統能將豐富清潔的太陽能光熱資源和穩定可靠的地熱資源,融合升級為復合新型能源,為用戶提供冬季取暖。“簡單說就是利用光伏和地源熱泵,實現清潔供暖。”秦曉飛說。
記者來到室外,看到了安裝在屋頂的6塊光伏板。“通過光伏板將防凍液加熱之后,再經過地熱井里的管道吸收土壤熱量繼續升溫,然后地源熱泵再加熱,傳輸至室內管道,通過室內機為用戶供暖。在夏季,還可以把熱能儲存到土壤中供冬季使用。”秦曉飛介紹,根據興隆村的地質情況,地熱井的深度有四五十米即可。
2023年,河北工業大學科研團隊的太陽能跨季節儲熱供暖系統在張北縣落地。盡管興隆村拿到了兩個示范戶名額,但是習慣了燒煤取暖的村民還是持觀望態度。
“雖然政府免費給安裝,但村民還是不積極,有的怕安裝光伏板破壞屋頂,有的怕取暖效果不好。”秦曉飛說,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他父母家和另一個村干部帶頭示范。
“再也不用半夜起來添煤,而且還暖和干凈。”說起清潔供暖,劉富花笑得合不攏嘴。
“又環保又省錢。”秦曉飛算了一筆賬,張北采暖期長達半年,以一戶兩三間屋子計算,一個采暖期燒煤兩三噸,要花費3000元左右。“去年采暖期,我父母家算上家用電器用電,電費一共才2300元。”秦曉飛說。
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村民開始積極起來。今年,興隆村有36戶安裝了太陽能跨季節儲熱供暖系統,村民袁玉寶就是其中之一。“屋里暖和,家里也干凈,咱農民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袁玉寶開心地說。
“今年的設備還增加了發電系統,有兩塊光伏板可以發電,在白天供循環泵用電,電力不足的時候自動切換到市政電網,這樣的話使用成本又下降不少。”秦曉飛說。(河北日報記者 王峻峰)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文章多來源于公開媒體內容,整理、翻譯、編輯而成,僅供讀者參考。文中的觀點和內容不具有任何指導作用,對讀者不構成任何項目建議或承諾!如果本文不慎侵犯您的權益,請加微583769685聯系,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小鵬 “飛行汽車”上海首飛,年底預售單價200萬元以內,駕駛“5分鐘上手,3小時成高手”
上海和平飯店推298元套餐,一塊蛋糕一杯咖啡帶走吃?網友吐槽“花錢買自卑”…
自動駕駛拐點何時到來,新出海浪潮避坑指南,2024網易未來大會完美收官
《編碼物候》展覽開幕 北京時代美術館以科學藝術解讀數字與生物交織的宇宙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