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大省挑大梁 菏澤勇爭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邀請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2024年市發改委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2024年以來,全市發展改革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菏澤重要講話精神,統籌謀劃、狠抓落實,為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作出了發改貢獻。
深入研究,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抓好經濟運行監測和政策落實,定期召開縣區、市直部門、企業等多個層面會議,實時跟蹤監測主要指標變化,會同有關部門及時梳理堵點卡點問題,研究制定解決措施,撰寫情況屬實、問題準確和措施具體的季度經濟運行分析報告,供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積極向上對接爭取,全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實。
精準施策,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研究制定了菏澤市2024年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方案,高質量完成2024年春、秋季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全市工業重點項目現場推進會,推動瑞綸科技綠色新材料、寶斕新材料年產15萬噸滌綸短纖維等238個項目開工。537個省市縣重點三級實施類項目,年度完成投資1271.7億元,完成投資計劃的111.2%。217個計劃竣工項目全部實現投產,年度新增產值285.3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
主動作為,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研究制定《菏澤市新能源產業工作方案(2023-2025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等5個項目建成投產,677.5萬千瓦陸上風電項目陸續核準開工、全省最多,全球首個千安時長時儲能電池和系統一體化智造基地——海辰一體化零碳儲能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爭取中央財政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獎補資金居全省第1位。新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641.4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重達60.2%,居全省第3位。制定出臺全市《關于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意見》,創新實施月監測、月調度、月通報機制,每月對14個服務業行業打開分析,確保服務業重點指標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梯隊。新增省級高成長性規上服務業企業3家,菏澤財金集團現代金融集聚區、鄆信發展集團綠色低碳包裝產品研發應用創新中心分別被認定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
統籌推進,重大戰略加快實施。黃河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制定2024年工作要點,細化分解70項重點工作任務,并逐項明確牽頭部門、壓實工作責任。圍繞生態保護修復、污染綜合治理、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重點領域,策劃實施33個重點項目,有26個被列入省黃河戰略重點項目庫,居全省第2位。新一輪“突破菏澤”行動扎實推進,制定2024年工作要點和重點項目清單,明確了年度目標、完成時限、推進措施等。截至目前,183項工作任務有序推進,21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34.4億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加快建設。制定2024年工作要點,明確104項重點工作、168項責任清單,并順利完成年度目標。91個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全年累計完成投資306.1億元。新增省重大產業攻關項目2個、累計達到9個,累計爭取項目激勵資金2750萬元。省級“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領軍企業累計分別達11個和15家。
質效并重,重點改革持續深化。深入落實2024年改革工作要點,抓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貫徹落實,推動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推進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免審即享”改革試點,建立政策事項“1+4”清單。社會信用體系加快建設,完成市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升級改造和市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市信用平臺已歸集各類信用信息1.6億余條。大力推進“信用修復一件事”,成功幫助1900余家市場主體恢復信用;全面推進政府機關誠信、市場主體誠信和自然人誠信建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累計分別達到17家和59家。
保障供給,守牢安全發展底線.9億元。全年糧食產量超過160億斤,居全省首位。爭取智慧糧庫建設專項資金3925萬元,全市糧食儲備規模達到46.73萬噸,儲備油1800噸,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深入實施糧食倉儲規范管理等5大提升行動,在全省糧食流通行業安全生產大比武中,我市取得第4名的優異成績。有序推進天然氣、供熱等成本倒掛矛盾疏導,深化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價格改革,年度修訂各類政策39項。兜牢民生底線,年度全市發放臨時價格補貼885.3萬元,惠及32.7萬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制定《全市電力行業和油氣管道領域集中整治方案》等,持續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發現問題整改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