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起,俄烏天然氣管道的停運以及運輸協議的終止,導致歐洲天然氣供應出現5%的重大缺口。根據華泰證券的分析,歐洲天然氣價格已從2024年2月23日的22.9歐元/MWh回升至2025年1月6日的49.6歐元/MWh,價格的飆升無疑對包括電力市場在內的多個領域造成了深遠影響。本報告將深入探討這一事件對歐洲電價、戶儲需求以及全球儲能市場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行業應對建議。
一方面,天然氣價格的居高不下直接影響到歐洲的電力市場,天然氣發電機組成為批發電價的邊際定價者。隨著天然氣價格的上漲,電力生產成本的增加將不可避免地轉嫁給消費者,導致零售電價上漲。基于這一背景,我們可以預見,2025年歐洲的戶儲需求有望顯著回暖,因為居民和企業都將尋求更多的儲能解決方案以減少對波動電價的依賴。
華泰證券的報告指出,2024年的渠道庫存去化已接近完成,預計這一過程將為2025年的儲能需求提供良好基礎。同時,隨著電價的不斷上漲,家庭和企業用戶將更加迫切地希望通過安裝儲能系統來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用電自主性。這種趨勢將在新興市場中進一步增強,東南亞和北非地區國家的電價上漲以及頻繁的停電現象,都是推動家庭儲能需求的關鍵因素。
此外,華泰證券對全球儲能市場的評估顯示,2025年中國、美國和歐洲的儲能需求分別達到113.7GWh、52.0GWh和28.9GWh,這一增長不僅體現了各地區對儲能技術的日益重視,也反映了對傳統能源供應依賴程度降低的迫切訴求。在這種情況下,能源企業和投資者需關注市場變化,評估自身在充電樁、家庭儲能設備及相關設施建設上的投資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逐步上升的能源成本與全球氣候政策的提升相互促進,促使企業和家庭用戶都開始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應用。根據國家政策和市場趨勢,歐洲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后,靈活性資源的需求也將隨之增加,這無疑將進一步推動大儲市場的擴展。
回顧近期,雖然高利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給儲能產業帶來了挑戰,但市場對儲能系統設備需求的預期仍看漲。特別是在美國,2024年的裝機量和在建項目占比均呈現顯著增長,因此,相關企業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抓住機遇。
總之,俄烏天然氣管道事件所引發的供應缺口及隨之而來的電價上漲,預示著2025年全球儲能市場特別是在家庭儲能方面的潛力正不斷增長。各行業參與者應審慎觀察市場趨勢,及時調整他們的戰略,以便能夠在即將到來的儲能需求高峰中占得先機。未來的電價波動和能源政策變化將為聰明的投資者和決策者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