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摩天樓數量排名前10的國家中7個都來自亞洲,其中又數中國的摩天樓數量傲視群雄,總數達到了第2名美國的3.6倍。
另外,湖南日報文章顯示:目前我國電梯總數量已經達到1100余萬臺,這個數字接近全世界其他國家電梯數量的總和。
國內當前最為普遍的消防云梯,最高也就只能達到20層以內,一旦發生火災,地震等緊急情況,對于高樓層居民來說,救援的難度系數相對較大。
關鍵是成本問題,以前開發商拆低建高,多樓層住宅居民少、補償不高,再加上位于核心區,商業價值更高,拆遷有利可圖,開發商都愿意。
但是高樓層住宅本身住戶就多,拆高建高,房企搞不好就虧錢,這種虧本的買賣,誰愿意參與?
鋼筋混凝土,即便是質量再好,耐用年限也就五六十年,將來拆不成,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墻壁裂縫,外墻脫落,水電管道,設備設施老化等等,這些都和居民的居住品質息息相關。
城鎮化率已經接近65%的水平,幾乎走到盡頭了,另外,年輕人晚婚晚育,甚至很多人不婚不育,這也加劇了住房需求的下降。
這也足以說明,房子已經夠住了,再大規模的建造高樓,帶來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
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對于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還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批。
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住宅建筑應設電梯,且應在設有戶門和公共走廊的每層設站。
這也就是說,像以前那種樓梯多層住宅,以后不再會有了。新建住宅,哪怕是只有四樓五樓,都要設置電梯。
只要新建的住宅達到四樓,就必須要增設電梯,這也就意味著,以后電梯的使用量將大幅增加。
這對于電梯供應商,配件商以及從業人員來說,無疑是大利好,意味著他們將有更穩定且長久的收入。
尤其是對于電梯供應商來說,前期,一部電梯四五十萬,一個樓盤就有一兩千萬的收益。
以前多樓層住宅都沒有電梯,高層住戶每天進出門要爬樓,在市場上,這樣的房子根本就不值錢。
一方面,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小,得房率更高,使用面積更大,不僅總價成本更低,以后的物業費也更便宜。
另一方面,多層電梯洋房出行更便利,戶型方正,南北通風效果更好,這種住宅的舒適度也更高。